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在亚洲的分展,每年在上海的CES展览成为中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吸引着数百家展商参展,数千位记者报道,和几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前来观展。
对于许多国内的科技企业来说,亚洲CES是一次盛会,更是一个机会,向业内人士、媒体和观众展示自己的高科技和产品。当然,能够参加CES,也代表着他们跨过了技术的门槛,丑媳妇终于可以见公婆了。
和每次CES大会一样,总有许多新奇又酷炫的高科技产品冒尖,成为全场的焦点。今年的CES上,一款看似不起眼的“照妖镜”,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无锡迅杰光远的创始人阎巍告诉《创业最前线》:“我们的产品是食品界的火眼金睛,能够看穿色相背后的。”
其实,这种“火眼金睛”并不是什么神话,在技术原理上,近红外技术早就可以“看穿一切”。阎巍的产品,通过这种“透视眼”技术,可以把食品、生活用品的成分、添加剂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根除威胁食品安全的源头,那至少让我们从保护自己做起”,阎巍告诉《创业最前线》。
阎巍是土生土长的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2001年与江南大学合并),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前3年,他就职于联想集团南京公司无锡分公司,从普通的销售员成长为南京公司无锡分公司总经理,从光杆司令到带领近二十人的销售团队,把公司从一无所有带到一年收入几千万。
年轻人有着不安分的心,1999年,他辞掉工作开始和朋友合伙创业,自此开始了从未间断的创业生涯。
创业10年,他成功创办过3家公司,实现了公司过亿元的年营收额,其中一家主营IT硬件产品的公司,公司一度成长为无锡最大的IT硬件及系统集成公司;和政府合作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成功被一家国企收购。
创业10年,连续3个项目的成功,他却遇到了瓶颈,未来更大的突破在哪里?“以前我们只是做电子集成的事情,并没有自己的产品,我真心想做一个自己的产品,”阎巍告诉记者,迷茫随之而来。
2015年1月的一天,年近80的母亲夜间突发疾病,上吐下泻,病情危重,让阎巍万分揪心。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这让他非常愤怒,也十分无奈。谁会想到一顿饭,就可能危机年迈老人的生命?
那么,还有那些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呢?每天都在外面吃饭白领呢?每天我们到底把多少有毒物质吃进肚子里?如果食品问题暂时无发从根源上杜绝,那有没有可能让我们先从保护自己做起?
多年来一直在技术研发圈子里,他对近红外技术及其对物品成分的检测应用一直有所了解。他开始钻研起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产品研发上他辗转各地向邵学广、陈斌等各地的专家学者请教,向技术大拿学习。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的从0到1是容易的,有时候,在技术领域,即使有了1的想法,如何实现更多的突破,也是历史性的科学难题。
近红外技术虽然在上世纪7,80年代就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但是因为硬件开发上的困难,一直长期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状态,与传统的检测手段并为一类。传统检测手段还有另一个术语,那就是实验室检测手段。
第三,就是稳定性差,每次检测后输出的近红外线能量一致、两个同型号产品对同一目标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才有意义。
把实验室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场景中,降低价格,提高稳定性,技术突破是个巨大的难题。原本钻研技术是阎巍的强项,可此时的他,陷入了焦虑:一方面技术需要突破,产品研发未果,另一方面团队几十人还要继续生存,资金从何而来?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融资?或者去找生意上有多年交往的朋友借钱,这位70后大男人的回答是:我的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就去融资,就去借钱,我会觉得亏欠别人的,等我把技术突破了再去融资,这样才是对投资人负责。为了保证公司的产品研发不受阻碍,阎巍毅然卖掉了自己在无锡的两套房子。
同时他也坦诚的和自己的员工们沟通公司所处的困境:“发工资可能会有困难了,股权会给大家,但现在也只是空头支票。如果信得过我,就一起再干半年。”大家说:“阎总,我们不走,我们跟着您干!”
就这样,老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半年时间,阎巍为了几十个员工的基本生活开销,刷爆了3张信用卡。
“一个人深夜喝多了,在马路上坐在路牙子哭的时候都会有。但是每每看到公司的研发进度又向前推进一步,我就又充满了希望。这就好像是坐火车过隧道,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知道前方总有阳光在等着我,”每每回想起那段时光,他总是感慨万千。
哀兵必胜。一起经历过磨难的团队,总是更加有凝聚力。很快,阎巍带领的技术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攻破了传统近红外检测仪存在的三大痛点,找到了解决检测仪小型化,并保持稳定性的核心技术,价格也比传统仪器降低了近10倍。
现在,阎巍已经推出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三款产品:IAS2000、5000和8000,分别是针对B端的能鉴别食品工业中原材料成分,以及塑料玩具材质等有机物的检测仪,和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手持便捷仪器。
在记者的面前,他用几十秒为我们鉴定了几种奶粉的品牌及营养成分,而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机器已经扫描了数百个光谱,远远超过目前在工业上的两分钟扫一个光谱的水平。
“目前整个市场能达到我们这个水平的产品还没有出现,”阎巍很自信地告诉记者。在近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上,光是大豆,他就尝试了超过1000多种,“大豆检测仪可以摆放在农场上,精准地判断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对于大豆农民和收购商来说,蛋白质每高1个点,收购价格每吨高出80元”。
而如今,他的产品已涵盖了将近60个模型,从谷物水果一直到母婴用品。他还在向药品,石油等方面迈进,并已开始和政府的相关机构洽谈。
年过40,他没有想到,这次的创业项目竟让他找回了20多岁时的那种拼劲。每隔两周,他要坐高铁,从无锡来一次北京,见投资人、见媒体,向他们介绍他的产品,讲他的创业经历,此外的时间,就是在各地见客户。
超市、医院、进口商品的总代,他都想一一敲开他们的大门。“我从没想过停下来,生下来就是奔波的命吧”,阎巍笑说。
从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家人对他的教育如军人般严格,一次考试失败,都会受到父亲彻夜的批评。从小时候起,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应付”二字。
“任何事情,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亏欠任何人,于钱,于情”,阎巍说。
他还在为推进近红外食品检测仪的应用继续奔走着,或许未来的某天,我们就能各自手持一个检测仪,为自己的家人放心的挑选食品了。
等到那时,不安全的食品也就慢慢失去了伤害我们的途径,只剩下自我消亡的这一条道路,而记者相信,这一目标,将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