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化学部10位,分别是常俊标、陈春英、彭慧胜、卿凤翎、唐智勇、熊仁根、叶国安、游书力、郑南峰、朱为宏。祝贺以上10位化学家当选院士!
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研究,30多年来围绕药物创新中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通过合成化学和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交叉与方法创新,进行药物研发工作。发明的国家 1.1 类创新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适应症,并进入国家医保。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专项等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纳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及其化学生物学效应、纳米材料生物体内行为的检测方法与机制、纳米佐剂与递送系统研究。创建了单细胞内纳米蛋白冠原位测量和成像方法;对纳米蛋白冠的组成、结构建立了分类分析方法,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重要分析方法和依据,被应用于疫苗纳米佐剂/载体领域,也被制定为多项国家标准。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纳米前沿”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排名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4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0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2023年获“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教授主要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创制了多尺度螺旋复合纤维,揭示了电荷在高曲率纤维表界面快速分离与传输的机制,提出了纤维电子器件的设计思想,赋予纤维发电、储能等全新功能,提出了高分子纤维电子新方向。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78项,其中36项实现了转让转化,制定了2项纤维器件行业标准。通过专利转让和与一批中外企业合作,开发出系列纤维材料与器件产品。作为第一完,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长期致力于有机氟化学基础研究和新型有机氟材料研制。首次提出和实现“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和三氟甲硫基化反应”;分子设计和合成了全新分子结构的低凝固点高稳定陀螺仪悬浮液;攻克了耐低温氟醚橡胶的关键制备技术,研制出我民急需的多种耐低温氟醚橡胶。2001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2022年当选中国化学会会士。以第一完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研究员期从事自组装功能纳米材料研究,提出了以纳米粒子为基元自组装构建超粒子,实现了超粒子光学活性的调控及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完成了组装基元精准制备,发展了纳米组装方法学,提出了超粒子光学活性调控策略,开拓了多级次超粒子在催化中的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化学自组装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
教授长期耕耘并专注在分子铁电体领域,提出了分子铁电体的化学设计原理——铁电化学,从铁电物理唯象理论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铁电化学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将分子铁电体的发现从盲目寻找变为合理的化学设计。铁电化学融合了化学设计、手性化学、氟化学等,有望发展成为和化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崭新学科。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三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
研究员一直致力于锕系元化学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研究,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燃料后处理工艺首席专家。1986年至今,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攻关任务,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更新换代与自主发展,并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锕系多元素分离难题,建成我国唯一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与“热”实验系统,取得重大效益;为我国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建立了先进工艺,并用于工厂建造、运行。2013、2016、2020分别以第一、第三、第一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研究员首次提出了“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CADA)”概念,为手性合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发展了系列新型手性配体,实现了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的高选择性不对称去芳构化、金属与有机串联催化和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等新反应,并成功地利用新反应完成多个天然产物全合成。发展的新配体、新反应和新概念,被50余个课题组应用于发展新催化体系和新反应方法;发展的手性亚磷酰胺配体及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已经实现了商品化,授权给多家试剂公司进行全球销售,并被包括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eringa在内的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应用,成为他们研究中的最优配体或催化剂。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
教授主要从事表界面配位化学研究,致力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金属纳米材料化学性能调控的本质。针对金属表界面化学研究的长期挑战,在发展金属表界面模型材料构筑新方法的基础上,破解典型金属-有机界面和金属-载体界面的分子层面结构,研究无机/有机配位小分子修饰通过形成定向界面电子转移和特异界面空间效应实现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和防腐性能精准控制的规律,并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高选择性催化和铜防腐新技术,部分催化剂已被工业应用于重要精细化工品的绿色生产,源头上实现污染物大幅减排;发展的铜抗氧化防腐表面配位原创方法正在形成可替代银浆的铜浆技术。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获聘教育部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 第一完)、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第一完)、首届科学探索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教授主要从事光敏功能化学产品工程研究,围绕光敏化学产品功能化、高端化与稳定性强化新机制,建立D-A-π-A新模型提升稳定性新机制,构筑光控双稳态位阻型光敏产品新体系;基于化工过程的涡流强化,发展宏量、高稳定性光敏产品纳米化制备方法;基于内源手性光控的高端防伪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并实现薄膜传感、变色眼镜、变色玻璃等全产业链应用。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上海市科技精英(202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上海市学术带头人(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