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让中国市场继续在全球增长绝对值中占据重要位置?以中国速度和“节奏”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成为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5月7日,西门子医疗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西门子医疗2024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上半年总营收106.11亿欧元,同比增长4%;预计2024财年的同比营收增长4.5%至6.5%。
在中国,增长的压力一直都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土化’不仅是将国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而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基于中国市场医疗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4月,在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2024)上,西门子医疗展示了多款国产化新品,并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肝癌、乳腺癌以及冠心病等领域创新方案。
目前,西门子医疗已经实现影像设备全产品线国产化,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过80%。包括 ct、磁共振、x光机、分子影像、超声、血管造影机等,最新的高端球管、梯度线圈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去年,西门子医疗首款国产 PET/CT Biograph Vision BioRobot 仿生机器人在位于浦东的上海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基地下线投产。
在王皓看来,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西门子医疗跟国产厂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与全球90%最顶尖的医疗机构都是合作伙伴。把国际最新的理念、最新的创新、最新的模式、最新的解决方案,带到中国的医疗环境中,也是西门子医疗“本土创新”的应有之义。
他说,“我们在全球,与领先的医疗机构合作,共创先进的医疗解决方案理念。同样地,在中国,我们也希望把中国的客户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做真正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工转化和临床科研,而不是闭门造车。中国智慧要惠及全球,全球的智慧也要惠及中国。这就是我们作为国际化公司的价值,也是我们的使命。”
2021年,中国市场独立成为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区之一。与此同时,王皓成为西门子医疗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彼时,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持续增长,带动着全球的创新和发展节奏。中国市场的数字化的运营环境、产品的环境、竞争的活力、政府参与度及竞争业态与其他地区不同,如何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授权,正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2022年6月,西门子医疗发布“国智创新”中国战略,以更广泛的协同合作,推进中国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创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快、更超前,更开放,给我们的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机会,不仅仅在我们擅长的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癌症放疗领域,也基于医院院长、医院管理机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努力,这是我们想要去做的。”王皓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生患者值得信任的伙伴,进一步合作、创新,拓展我们的潜力。解决最急需解决的医疗需求。”
2022年,西门子医疗在上海建立数字指挥中心以西门子医疗5G和元宇宙沉浸式教研平台,集结西门子医疗应用培训专家、三甲医院的临床专家600多位,实时响应客户在设备培训、临床应用、疾病诊疗等方面的诉求。截至2024年1月,该数字指挥中心已经连通了全国470多家医院, 800多台设备,累积服务时长超过200万分钟。
西门子医疗首席执行官孟天齐(Bernd Montag)在2023年5月疫情后的首次访华中宣布,西门子医疗将追加投资总计超过10亿人民币,在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深圳基地成为在德国总部之外,全球最大的生产与研发基地之一。
2024年,“国智创新”战略第三年。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迭代加速,其中很多创新源自中国团队,支持了全球的创新。此前,根据中国市场需求,由中国团队自主研发改进的全新超高端双源CT SOMATOM Force在上海生产下线,目前已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完成安装调试及培训,并开始全球推广。6月,上海诊断试剂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除了进一步建设研发与生产基地之外,西门子医疗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的本土化创新与合作生态。以西门子医疗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合作的虚拟多学科临床会诊中心为例,作为数字化工具,该会诊中心已为临床医生提供4万小时的线万小时。
在今年的CMEF上,西门子医疗的“国智创新”战略再次升级——西门子医疗与上海电气联手发布了双方共同研发的三款医学影像新品Ultramarine系列。被视为西门子医疗本土化深度与广度的进一步提速。一方面,通过加速国产,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本土创新与长期伙伴关系,公司将持续创造客户价值;其中“创新与合作生态”“人才发展与国际交流”。中国研发与生产、“本土智慧”与“全球共创”的结合成为战略重点。王皓表示,“下一步,西门子医疗将利用全球网络,帮助本土优质供应商引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
据王皓表示,自己和西门子医疗影像团队负责人前段时间拜访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时颇受鼓舞, “上海是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最头部城市,上海市已经把三个核心的——医工转化、临床创新、临床科研创新,作为公立医院的院长核心考核指标(KPI)。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管道来做(合作)临床科研转化,让创新能够尽快地进入到实际使用当中去。” 他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西门子医疗将成立支持中心,通过组织架构调整,集中内部资源支持头部医疗机构。
王皓表示,目前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保团队更优秀、更有动力。“一切业务的开展离不开人,业务展开、资源组合需要高复合属性的高效团队。团队本身要具备对政府政策,产业整合,运营技术,服务手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优化与管理,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
王皓:“国智创新”(China Hearlthcare)战略推进两年来,本土创新中心的扩展,包括各种创新的后续,内部人员能力和组织,大部分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我觉得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之快确实是我们从业这么多年没有经历过的,战略里面的元素,包括工作流一直在更新、这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
在我们的中国战略中有几个核心,首先是内部流程的优化、改善,我们做对了。其次是本土化,新的双源CT是中国团队开发的。包括数字化,应用范围和商业模式的推广都是围绕中国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的。这个过程当中,和我们自己过去对标,产品迭代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我觉得还要更快。
王皓:首先是知识产权。过去几年国家通过立法、实际行动,通过政府的努力,知识产权的环境改变了。其次是人才。过去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都有很多初创企业在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创新,人才水平、视野、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尤其一些核心的、关键领域人才集群已经就绪。第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过去两年内,各级政府,包括公立医院部门的KPI设置,实际上在不同层面都推动了创新。
还有一点是,中国人群足够大,我们中国医生和医院所面临的环境是最具挑战性和复杂的,如果这里的创新能够奏效,那么基本上放之四海皆准。总之,中国市场有很好的创新环境,让我们有信心能够把中国的创新持续推广全球。
王皓:其实“国智创新”就是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准确地概括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国产”+“创新”——基于中国的业态,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机制,和一个跨国企业的机制和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和“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相结合,对经济产生真正的、正向的促进作用。
西门子医疗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进行国产化的创新实践了,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研发生产,销往全球。但是全球化仍然是我们能够未来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立于竞争最前端的优势。
下一步,国家提出的,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发展,包括“十四五”发展中,给医院、大学和医疗机构提出的“医工转化、临床转化,和临床科研创新”,这三个的核心离不开全球网络。
王皓:这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我们提供的方案从实验室诊断到影像诊断,到介入治疗,到放射治疗,包括整体的疾病解决方案,我们提供的方案是非常全面的。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大部分医疗机构最值得信任的、忠实的合作伙伴。第一,拥有最创新的、最领先的、最新的产品技术或解决方案。第二,成为科研领域在全球实现突破的最忠实、最有价值和能力的合作伙伴。包括未来在医工转化、临床转化、临床科研领域的创新。最后,能为临床提供最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持续提高临床效率的忠实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拓展国产化的广度和深度,让创新成果不仅造福中国的医疗体系,还能对全球医疗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王皓:会。我们正不断地整合内部资源,针对国家医学中心、大型医疗机构做这五个方面的核心工作。一个是医工转化,第二是临床转化,包含围绕疾病的整体解决方案。第三是临床科研创新,第四就是数字化的赋能,最后一个就是国际的交流合作。为此,我们会整合公司内部的资源建立一个支持中心,来支持头部医院和医疗机构。
王皓:以前中国医疗市场是一个非常平稳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但过去这几年的各种因素,造成目前整个市场的增长放缓。虽然我们正面临着阶段性的挑战,但实际上中国市场核心的需求没有变,包括人口老龄化,中国癌症致死率数据和全球相比高很多,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医生、设备和治疗解决方案数量跟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差距等等。设备的“以旧换新”的政策可能也会为我们带来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