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乘组已入住“太空之家”一月有余,航天员在此期间顺利完成了身体质量的测量。为什么要进行身体质量的测量?如何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测量?用以测量的仪器进行了哪些改进与升级?让我们一探究竟。
身体质量,是最基本的生理指标之一,稳定的身体质量是身体健康的基本标志,身体质量的变化反映了新陈代谢的运行状况。在太空中,身体质量的测量对于监测航天员的健康和生理变化非常关键,特别是在长期驻留任务中,定期监测身体质量不仅可以帮助调整航天员饮食结构、锻炼计划及工作负荷,还可以进行空间疾病的预测及安全防护的设计。
在轨质量测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准确的身体质量测量指标,可用于研究在微重力条件液流失、肌肉萎缩等现象,可以研究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新陈代谢效率及在轨的生理反应等。
在地面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适合太空应用。在轨进行质量测量需要克服微重力环境、柔性以及测量时质心难以确定等困难,因此需要借助特制的“太空体重秤”——质量测量仪。
从外形来看,质量测量仪与大家平时使用的体重秤可以说是“毫不相关”,它主要由主机(恒力机构、测量系统)、四连杆、支架、释放机构和力传感器电缆等组成,属于航天员健康保障装备。
微重力环境下质量测量的基本方法是:施加已知外力使被测物体运动,然后通过测量与被测物体质量相关的惯性特性,如振动频率、动量、加速度等,最终计算出被测物体质量。目前主要研究的在轨质量测量原理分为:自然频率原理、离心力原理、直线加速度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4类。
质量测量仪应用直线加速度原理,通过牛顿第二定律:F(力)=m(质量)×a(加速度)计算航天员质量。
在使用质量测量仪时,航天员首先按要求固定在支架上,然后推至指定位置,在支架复位的过程中,恒力机构(由凸轮、弹簧、定滑轮和钢丝绳等零件组成的机构)提供的恒力(F)作用于航天员身体,使航天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光栅测距装置测量航天员在恒力作用下的位移速度(v)和时间(t),以此计算加速度(a=v/t),在已知恒力的情况下计算出的质量(m=F/a)。
2011年9月,第一代质量测量仪搭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入轨。神舟九号乘组三名航天员使用这套仪器顺利完成了、食品包、冷凝水箱等测试工作,在神舟十号任务期间开展的首次太空授课中,“太空教师”王亚平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讲解、展示。
第二代质量测量仪从测量精度、测量稳定性、测量及标定算法、软件改进、结构优化、工效学设计等方面入手,使质测仪精度显著提高,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也较上一代质测仪有明显提升,2021年4月,第二代质量测量仪随天和核心舱上行,顺利完成神十二至神十六乘组在轨质量测量任务。
面向运营期医监需求和航天员使用反馈,为进一步提升质量测量仪的测量稳定性、操作效率和舒适性,科研团队对质量测量仪再次进行优化,重点优化了四连杆和支架的结构、提升结构强度和刚度、加装了防滑套,改良了的定姿装置。2024年1月,改进的四连杆和支架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上行至空间站,目前,神十七与神十八乘组完成了在轨标定和质量测量,反馈结果良好,测试的精度和稳定性不仅显著提升,也使航天员在进行质量测量时操作更加高效,坐姿更加舒适。
在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的身体质量测量对于监测其健康状况至关重要。通过使用质量测量仪,能够准确跟踪航天员在轨期间的质量变化,为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有助于科学家分析微重力环境对的影响,并为航天员的健康维护与保障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质量测量设备将持续得到改进,确保其在太空环境中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为航天员的在轨工作和生活顺利提供支持。
神舟十八号乘组已入住“太空之家”一月有余,航天员在此期间顺利完成了身体质量的测量。为什么要进行身体质量的测量?如何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测量?用以测量的仪器进行了哪些改进与升级?让我们一探究竟。